自从1984年,第一家优衣库店铺开张,开创者柳井正就意识到广告宣传的重要程度,并且尝到了甜头。借用柳井正的原话:
前期充分的广告宣传,甚至可以让客户多到进不了店,感觉像摸到了金矿。
这节课和你推荐,优衣库做广告的重点技巧。
1
到达型广告
优衣库开创者柳井正觉得:
假如不做广告,客人是不会了解的,也就不会上门来。
秉持这一理念,优衣库成功塑造过多款经典广告。
譬如,1994年,在日本关东推出的一款广告,场景是:
一个家庭主妇,站在优衣库收银机前面,一边说:这件衣服我不喜欢,给我换一件,一边把穿在身上的衣服,当场脱了下来。
优衣库内部看样片时,爆发了很大分歧:一派觉得绝对不可以播放,另一派觉得很危险,但也没其他策略可选。
一时间没法统一建议。柳井正决定,先播了再说。
这条广告播出后,果然引起轩然大波,很多主妇打电话投诉,说仿佛看到了我们的影子,很不舒服,简直想吐,女权保护团体也到优衣库公司抗议。于是,6个版本的视频广告,只播了一条,就被迫停止。
但非常快,所有人都在谈论优衣库这条极品广告,与在优衣库买衣服,可以随时退换的特征。非常显然,这条广告成功了。
后来,柳井正复盘时,把这种广告总结为到达型广告,迅速提升认知度。同时柳井正还汇总了做广告的2点技巧:
1、吸引眼球是第一位的
2、做广告就需要冒点风险
2
信息型广告
另一种广告种类,柳井正称为信息型广告,这种广告的特征,就是直接介绍这个品牌的商品好在什么地方,为何值得买。
典型案例,是1999年的摇粒绒服饰广告。这条广告由耐克前创意总监约翰杰伊亲自操刀,这也是柳井正最认可的广告之一。
杰伊觉得,日本的电视广告完全不可以,只了解说我们的事情,通过夸张的声音、怪异的表情,强行传递个人意志,不可以让客户真的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于是,优衣库决定邀请音乐家、演员、学者和普通民众,出演这条广告。
这类个性鲜明的人,用淡定的语调告诉买家,摇粒绒是什么问题。整个广告安静朴实,没音乐冲击,也反复强调1900日元。
个性十足的讲述者,和安静的氛围形成了反差,非常符合优衣库的品牌调性,无形中增加了广告说服力,获得了买家的一定。
那一年,优衣库销售额上升了60%,摇粒绒商品在下面连续两年卖到脱销。
这条广告,也让柳井正学习到了2点重点技巧:
1、要充分尊重买家的理解能力
让买家依据各自的心智对广告内容进行判断。这个产品好在哪?好到什么程度?卖多少钱?哪儿有卖?销售日期?诸这样类的信息,都需要准确无误地告知买家。
2、广告是广告主的广告,不是广告企业的广告
要有效借助广告公司,就需要将企业文化完整地告知创意人,参与策划策略,让广告公司发挥办法和功能,而不是把广告策划完全扔给广告公司。
3
处处皆宣传
除去以上2种常规广告,优衣库还有一则理念:处处皆宣传。
这就是说,从优衣库公司出去的文字、图片、视频,甚至公司职员出去的形象,都是宣传。
譬如:
像所有企业一样,优衣库会对外发布招聘启事。
但事实上,最后招来的高管,都是内部推荐人选。虽然不少招聘启事只不过做做样子,但依旧历程重重策划、修改,才能最后确认,由于招聘是一种要紧广告。
2025年,优衣库给50万韩国客户,免费发放带有优衣库标志的气泡包装纸,可以贴在窗户上提升取暖效率。
对客户来讲,如此做不花一分钱。对优衣库来讲,迅速获得了50万个有效广告位私人房子窗户。

我真的很喜欢这个创意。
除此之外,开创者柳井正曾携带公司董事们,参加慈善运动会,在公司内部启用残障职员,宣传优衣库积极、健康、关怀的形象等。
优衣库把每一个带标签的途径,都变成了广告招牌。
4
广告宣传
不是0分,就是100分
以上就是优衣库早期的广告技巧。大家再复盘一下:
1、优衣库开创者柳井正,把广告分为两类型型。
一种是到达型广告。这种广告的第一目的是收割注意力,做这些广告,需要敢冒一点风险;
另一种是信息型广告。这种广告不可以考验用户的理解能力,需要筹备无误地传递有价值的信息。
2、在和广告企业的合作上,需要让广告公司充分理解广告主,不可以完全交给广告公司。
3、优衣库秉承着处处皆宣传的营销策略,在所有可掌控的途径上,都打着优衣库标签。
4、再补充一条优衣库开创者柳井正的广告原则:广告宣传,要么0分,要么100分,没中间值。
企业做广告,就需要做到极致,不痛不痒半吊子的广告,就是浪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