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中央企业:
加大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不只对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发挥率先垂范的带动用途,而且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国内经济信息化的进步水平。近年来,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获得了明显效果,很多中央企业处于全国企业信息化的前列,基本拥有了大力全方位推进信息化的基础。但从大体上来看,中央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与企业做强做大、拥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需要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整个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管理软件建设、信息管理软件安全等方面还存在问题,信息化高水平人才缺少,这类问题制约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经营效益的改变与市场角逐能力的增强。为加快推进中央企业信息化,促进中央企业做强做大,提升核心竞争优势,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依据《2006|2025年国家信息化进步策略》,结合中央企业实质,现提出以下建议。
1、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
根据科学进步观的需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体制革新和机制革新为动力,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法、做强做大主业的中心任务,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开发借助信息资源,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升集中管控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促进中央企业持续、迅速、健康进步,更好地达成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基本原则。
1.统筹协调,加大领导。站在策略高度,正确处置信息化与企业改革进步的关系,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企业改革进步中的支撑用途;以需要促应用、以应用促进步。真正把信息化工作列入要紧议事日程,加大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组织协调与落实。
2.统一规划,分步推行。紧紧围绕企业进步策略和主营业务需要,编制统一的信息化总体规划,坚持根据项目间的逻辑关系和优先级次序,制定年度建设计划,并统一组织推行。对于支撑企业主营业务的重大信息化项目,要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级建造师设、统一管理,预防各自为政,防止重复建设,确保建成并推广应用整个企业统一集成的信息管理软件。
3.需要主导,实用高效。一直把提升业务运营水平和达成管理革新作为信息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于企业实质需要,通过持续健全、改进和优化,建设实用高效的信息管理软件,真正形成对企业管理决策和业务进步的全方位信息化支撑。
4.集成应用,积极革新。使用科学的项目推行与管理办法,集成先进成熟技术,避免推行风险,缩短建设周期,提升项目成功率。要重视管理革新、步骤优化和生产过程改造;着力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革新,越来越从以引进消化吸收与集成应用革新为主,过渡到以自主开发革新为主,增强企业自主革新能力。鼓励优先使用具备自主常识产权的国产软硬件商品和服务。
5.强化管理,保障安全。坚持管理与技术并重,从管理体系、封控、技术设施和运行服务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信息管理软件安全综合防护和不间断高效运行能力,确保互联网和业务应用系统的安全运行,保证信息安全,以安全保进步,在进步中求安全。
2、进步目的和主要任务
进步目的。
到2025年,基本达成中央企业信息化向整个企业集成、共享、协同转变,建成集团企业统一集成的信息管理软件,多数中央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核心业务应用信息管理软件和综合管理信息管理软件达到或接近同行业的世界先进水平。
主要任务。
1.加快建设集团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管理软件,强化科学管理和集中控制。大力建设集团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管理软件,整理系统和信息资源,扩大信息共享范围,提升管理水平和集中控制能力。充分运用集团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管理软件,加大对所属企业的策略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党建和纪检监察工作的管理,规范管理步骤,提升决策与实行效率,支撑集团企业持续健康进步。
2.大力推进主营业务信息管理软件建设与应用,支撑主业做强做大。要与国际同行先进企业对标,抓紧建设和健全支撑主业进步、集成共享的主营业务信息管理软件,为做强做大主业提供靠谱的信息化保障。要高度看重各种主营业务信息管理软件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主营业务智能化、自动化、互联网化和自主革新水平,减少生产经营本钱,节省资源能源消耗,迅速响应市场需要,提高商品服务水平,提升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3.大力推进电商应用,增强市场角逐能力。要进一步发挥集团企业带动用途,以Supply chain管理为重点,整理上下游关联企业有关资源,建设以产业链为基础的电商平台,推进企业间电商,带动中小微型企业的应用。加强大宗原材料和要紧物资的网上集中招标采购力度,减少采购本钱。搭建面向全球的电商平台,充分借助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升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市场角逐的能力。
4.继续健全信息基础设施和基础应用,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不断改变互联网基础设施,保障信息管理软件高效运行。深化办公智能化应用,提升协同办公水平。常见应用安全的邮件系统、视频会议系统、IP电话系统等,扩大信息共享范围,提升营运管理效率。打造上下统一的内部门户系统和外部门户网站,加大工作交流和常识管理,规范在线服务。
5.努力提升信息安全水平,保障信息管理软件稳定运行。要严格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完善管理规范,加大检查教育,准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重特大信息管理软件事故。打造和健全信息管理软件安全应对处置机制,加大重特大风险的辨别、防范和控制,提升信息管理软件的灾难恢复能力。根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需要,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把平时管理、技术方法和应对机制结合起来,强化互联网运行和场地安全,确保要紧数据安全和信息管理软件稳定运行。
6.加大信息化技术指标和管理规范建设,保障信息集成共享和管理科学高效。参与标准制定工作,要遵循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制定符合企业特征的技术指标。加快信息代码、数据源概念、应用平台和业务步骤等标准化建设。推进信息管理软件开发的规范化,确立统一的系统设计、程序开发和项目管理规范。推进系统间信息交换接口的规范化,达成系统集成。打造完善信息化管理规范体系,确立工作管理、规划计划、项目招投标、项目推行、项目验收、系统运行维护、安全和标准等管理方法及推行细节。要加强对技术指标和管理规范的实行力度。
3、手段和需要
切实加大领导,打造完善企业信息化工作体制。
从专职领导、专业管理、责任到位、规范完善等方面,切实加大对信息化工作的统一领导和重大项目的推进,打造完善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工作体制;有条件的企业要设由企业领导成员担任的总信息师职位,加大信息化统一领导的工作常规化和规范化建设。企业主要负责人要直接参与信息化要紧决策,亲自协调推进重大信息化项目推行。打造完善企业信息化管理部门,落实机构和职员,强化统一管理职能,不断提升信息化决策的实行和组织推行水平。信息化管理部门要负责编制和组织推行信息化总体规划和推行计划,要在重大信息化建设项目中牵头组织协调各有关业务部门和用户单位,一同推进项目推行,保证项目成功建设和推广应用。企业各级领导要在信息管理软件应用方面起表率用途,带头打造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好环境。
把信息化纳入企业进步规划和预算管理,确保信息化持续进步。
紧紧围绕企业进步总体策略和主营业务,拟定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并纳入企业进步规划,确立信息化在企业进步中的策略地位。要依据总体规划制定并推行年度计划,统一组织信息管理软件建设。信息化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的预算要纳入企业预算管理,设立信息化专项资金,集中投入,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保证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资金的持续投入,加大投资管理,提升资金用效率。
加大信息化绩效考核,打造完善勉励约束机制。
要研究制定具体、方便、合理、可行的信息化建设进度、水平、成效等考核指标,将信息化建设效果列入企业各部门和各成员单位,与信息化组织领导、工作管理、建设应用、维护服务等各环节的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切实通过加大绩效考核工作,促进信息化建设责任与权利紧密结合,打造完善信息化建设勉励约束机制。
加大信息化队伍建设,提升全员信息化应用水平。
要将人才培养与推进信息化结合起来,积极引进和培养企业急切需要的信息化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要制定企业全员信息化培训计划,拓展针对企业领导、管理职员、技术职员和用职员的信息化按期培训,不断提升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和应用水平。
加大中央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和咨询工作,总结交流推广信息化先进经验。
要研究制定中央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尽快将企业信息化纳入企业管理绩效评价范围;同时,加大对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信息互联网和要紧信息管理软件的安全考核。通过对企业信息化的绩效评价,评选表彰信息化先进企业。打造中央企业信息化专家咨询机构,加大对企业信息化的咨询和指导。积极组织拓展中央企业信息化的研讨与交流,准时总结先进经验,大力推广企业信息化成就。